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技能名师、兼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技艺技能传承创新能力,决定实施我校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要求,以促进教学创新平台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研发为路径,建设一个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由专兼职技能名师领衔、进行教学创新平台建设与应用、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等为主要职能的教学创新平台。通过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等,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建设内容
(一)建设任务
在2021-2023年三年期间,把我校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建成办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模式领先、培养质量优异的创新平台。
(二)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加强教学创新平台团队思想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领人”和四个“相统一”等要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 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省平台管理办法的规定,成立了平台管理领导小组,着力推进教学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职业技能进一步发展。
2.制度保障
项目负责人是平台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建平台研修团队,确定研修主题,带领成员开展协同研修、共同培育成果。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平台的工作,制定教学平台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指导和帮助平台成员在建设周期内达到预期目标;制定内容详实、方法适当、步骤完整、考核科学的平台年度建设计划,以期圆满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3.条件保障
拥有相对独立、规范标准的专用区域空间,具有自身学科、专业或课程特点和文化特色,并设有统一醒目的标志标识;具有完善的传统技艺技能传承与创新设施设备,建有专门的实训室和教学场所,设备运行与管理良好,使用频率高;有丰富的传统技艺技能传承与创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拥有资料收集、调研、统计及利用的软件工具和资料库,实现信息化办公。
与航天信息(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聿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其中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临沂市财经商贸公共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先进,居省内领先,软件方面,安装网中网实训平台等多个系统平台软件,满足专业实际需要。校企共组机构、共建平台、共办活动、共同开发课程和课程标准、共同进行考核评价等,为平台建设提供充足的设施和条件保障。
4.经费保障
平台建设的经费资金主要来源于省财政投入和学校自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建立健全平台建设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健全监控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资金实施过程中所需一切仪器设备、一切投入按照国家招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保障经费专款专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实施
(一)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要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以十大高端制造业领域技术和生产发展为重点,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岗位要求,发挥技能名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技能领军作用,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开发和应用。发挥创新平台团队优势,立足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创新。定期进行平台教学、研究、展示、交流、推广等活动,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平台学习、传承,有效推动平台的建设、使用与维护。平台依托所在专业(学科)建设成为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搞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跟踪产业发展趋势或行业动态,设置、凝练专业方向,建设期内,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成效明显。
建设期内每年度应在校内外展示研修成果2 次以上,同时,完成高水平纵向教科研课题或企业横向课题1 项以上,主持人及其成员取得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奖励、专利、教材、标准、专著、媒体刊载等)。
(二)平台实习、实训资源开发
发挥平台建设团队优势,提升专业实训设备水平,建设或基于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实习实训教学项目、内容和资源,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建设期内完成至少2 项以上相关专业实训、实习、数字化资源开发,并推广应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
围绕建设平台的创新、应用,拓展师生共同创新创业形式,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加强交流研讨,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期内开展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 次以上,参加相关创新创业大赛。
(四)团队建设
平台成员在平台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参加研修活动,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完成研修任务,提交研修成果。平台成员10人以上,其中学校“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均不少于5 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企业生产一线技术能手不少于2 人等。通过研修活动培养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打造一支在全省有成就、有影响的教师队伍。建设期内至少培养市级人才2人以上、30%以上成员获得校级及以上人才荣誉称号。
(五)特色创新
创新平台应在运行机制、研修模式、校企合作、成果推广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并在区域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四、建设成果
平台主持人应建立平台日常管理档案制度,档案应包括团队成员基本情况、平台教科研活动记录,课题立项、研修过程性文件,研修成果,平台宣传、展示、经验总结、媒体报道等文件,要对研修活动开展阶段性自评,撰写年度总结报告,进行动态修正并推广使用。
以研究报告、论文、教材、专利、标准、奖励、媒体刊载、技术资料和成果鉴定资料等呈现的平台建设成果,在发表、出版、展示、汇报时应注明“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企业办税教学创新平台)资助”字样。
五、考核工作
通过平台建设,完善以平台规划、方案、条件保障、研修和培训成果、主要经验和做法、辐射范围与影响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平台评价过程,对创新平台进行评价。省厅教师工作处组织专家对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年度考核采取随访、查看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及其支撑资料等方式进行。期满考核由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组织专家对平台进行评价考核,主要通过自评汇报,座谈和查阅资料并结合专家合议后获得考核结果。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平台实施动态考核管理,建设期内如有以下情形,将停止平台建设:一是主持人因故无法继续开展工作,所在学校又无法找出替代人选者;二是平台年度考核不合格,经整改后仍然不能达到要求者;
三是其他原因导致平台无法正常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