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我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自2023年2月13日始,至2023年7月7日止,共21周。其中,复习考试1周,机动1周,学生社会实践1周,实际授课18周。
本学期共有2020级23个校外实习班级,校内2021级、2022级教学班级54个,周课时2003节,专兼职任课教师183人,人均周课时10.95节。
本学期教学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法》《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级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及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围绕高水平学校、特色化专业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一、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常态化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敢于担当奉献的时代标兵,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强化思政课程建设。根据“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开齐开足开好144学时的思政课必修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推进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和教学范例等教学成果凝练和推广。
3.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融入教学过程,加强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标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校级开始进行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师德规范要求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围绕“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收看教师“开学第一课”、举办师德模范报告会,弘扬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的高尚师德;通过开展“榜样在身边”师德选树宣传活动,形成崇尚师德、钻研业务、潜心从教的良好风尚。
2.窗体顶端
二、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5.扎实推进山东省高水平学校建设。紧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周调度、月通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任务清单,分解细化工作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确定实施办法和路线图,推动各项建设指标高质量完成。总结一年来高水平学校建设工作情况,梳理在立德树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做好高水平学校中期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6.加快特色化专业建设。按照“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质量效益显著”的思路,凝练专业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立足打造会计事务、电子商务两个特色化专业。
三、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7.开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专项行动。坚持以严格规范引领学风、严谨教风带动学风的工作思路,完善以日常行为养成、严格学习纪律为重点的校规校纪,进一步强化制度规范和监督约束,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严格执行学校《教师教学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办法,强化课堂教学检查和教学秩序督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跟踪,完善评教方式,形成奖优惩劣的教风建设机制。
8.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规范教学运行、提高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加强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课程改进一体化设计,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使“向40分钟要质量”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打造高效课堂。
9.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建好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自助互助网络平台,开设电话咨询服务,提升及早发现问题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
10.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遵循体育运动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运动兴趣和健身习惯为目标,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授课与训练方式,确保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提振精神。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和优势,用鲜活的体育人物、体育事件,加强学生拼搏精神、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和家国情怀教育。
11.做好2020级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1个“严禁”、27个“不得”的规定,明确实习实训内容和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和安全教育,做好2020级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12.抓好职教高考工作。树立升学是高质量就业的理念,把握高考新动向,优化备考策略,利用职教联盟优势,加强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推进学科集体教研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教学,让“职教高考”尽快开花结果。
13.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体育比赛、知识竞赛、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团日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生态环境国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把生态文明融入学校教学,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展现学生精神风貌,提升校园形象。
14.做好函授教育和社会培训工作。落实“育训并重”法定职责,持续加强与山东财经大学深度合作,稳定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目标,不断丰富社会培训的形式和内涵,加强财税、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和社区学院教学服务工作。
四、持续深化“三教”改革
15.打造精良师资队伍。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遵循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围绕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法学法培训,提高教师参与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组织参与结构化模块式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开展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培训与指导活动,会计事务专业根据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稳步开展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工作。
16.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完善教材选用和建设管理办法,对所选用教材进行政治把关,确保教材意识形态安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出版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和校级优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培育省级和国家级规划教材。
17.推进课堂教学革命。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模式,财经商贸类专业侧重于案例式教学,信息技术类专业侧重于任务式教学。
18.组织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组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举办学校教学能力比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推选优秀团队、选手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五、聚力助推产教深度融合
19.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的实训场景,营造与现代企业文化相对接的实训文化,建成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技能竞赛为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0.做实临沂财经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工作。按照临沂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常态化运行的通知》要求,举办集团年会,开展研讨交流,推进校企深入合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和育人新成效。
21.推行现代学徒制工作。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目标,落实“双主体”育人机制。
22.持续推进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X”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拓宽学生成长渠道,服务学生成材和高质量就业。
六、稳步提升教科研水平
2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支持一线教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鼓励以老带新,优化课题成员结构,普遍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聘请专家对课题开题、中期验收等过程进行指导。
24.凝练优质教学成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成果培育指导,集中力量锻造打磨教学成果,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
25.常态化开展教学诊改工作。以高水平学校建设和特色化专业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七、强化技能训练
26.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发挥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推动校级竞赛常态化,各专业每学年最少举行一次校级职业技能竞赛,所有在校生一学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技能大赛。遴选、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精湛操作技能的大赛选手,形成梯队发展模式,以最强阵容备战各级技能大赛。
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
2023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