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实效 ——我校思政教学部与信息技术系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首页    校园新闻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实效 ——我校思政教学部与信息技术系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教学常规质量提升行动”落实落地落细,促进系部间学习交流,推进跨学科联学共建,3月17日下午,我校思政教学部与信息技术系围绕“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通过跨系部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索更加有效的学科和课程建设举措,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共同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学期,许多学校刮起“AI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AI不仅成为赋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更是被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课”。当AI走入课堂,走进校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度赋能教育教学,是老师们本次教研活动关注的焦点。

 

 

首先,两个系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推进教学常规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和存在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教学质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系部要以“一流”意识强化质量主线、做实常规守牢质量底线、规范引领紧盯质量标线,以教研一体拉升质量高线,以规范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开展教学质量提升系列工作,夯实基础,勇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主题分享环节,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获得者、思政教学部的兰培珍老师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路径”为题,分享了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融入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技术应用伦理的思考。

 

 

教学能力比赛省赛一等奖获得者、信息技术系的于小安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结合具体课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介绍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如智能教学平台、教学辅助个性化学习系统等,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精准推送。

 

 

 

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难点与突破点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在课程设计中找准思政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交流,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整合优质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多参考。针对这些问题,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合作,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探索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有效方法。

 

 

此次教研活动为思政教学部与信息技术系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认识与理解。一是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师们对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二是建立了跨学科合作机制。双方初步建立了合作机制,未来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三是共建教学资源。计划共同开发融合思政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今后,两部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思政教学部、信息技术系供稿)

2025年3月17日

校园动态

相关阅读